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向刘庆民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刘庆民同志是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53岁。他扎根山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全天候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爱岗敬业、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忠诚履行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省、市有关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积极反响。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医务人员立足岗位、服务基层、心系患者,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向刘庆民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学习刘庆民同志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刘庆民同志肩负着西刘庄、山三口、陈家岭、三合寨等8个村1892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最远的村距离诊所有15里山路,骑摩托车都要半个小时,交通十分不便。行医35年来,为了让患病群众尽得到救治,自行车、摩托车成了刘庆民漫漫行医路上的主要见证,如今他已经骑坏了6辆自行车、7辆摩托车。山区群众拖欠刘庆民医疗费用的账单足足放了2个鞋盒,共1880张、9万多元。虽然如此,对于老弱病残患者仍一律先看病、后付费,即使在他自己患病需要钱的时候,也从未向群众要过欠账。向刘庆民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情系患者,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真心对待每一位群众,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塑造良好的新时期医务人员形象。
二、学习刘庆民同志恪尽职守、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2010年,刘庆民被诊断为膀胱癌,应休息治疗,可术后不久,他不顾医生亲人的劝阻,依然下床走村入户为老乡看病服务。2013年,繁忙的工作、虚弱的身体加上不规律的饮食和休息,再次把刘庆民击倒,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做完手术后,他很快回到了岗位上,拖着羸弱的身躯,继续走街串巷为群众排忧解难。就在最近1个月前,刘庆民在巡诊归来的路上,一不小心摔成脑震荡。学习刘庆民同志,就是要要学习他顽强的革命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做到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真抓实干,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不断锤炼和锻炼自我,以勤勉敬业的精神在卫生战线上建功立业。
三、学习刘庆民同志热情服务、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庆民同志甘于平凡、真诚坦荡,始终视病人如亲人,满腔热情地排忧解难、解除病痛;他倾注全部爱心对待患者,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他家庭收入并不高,这几年因为自己看病已经入不敷出,但即使经济再窘迫,他仍自愿免费帮扶4位孤寡老人,无偿为他们看病治病。学习刘庆民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乐于助人,奉献爱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最大的使命,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眼前的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做起,从自身带头做起。
刘庆民同志是我市卫生系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全市卫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楷模,体现了新时期基层医务人员事业至上、岗位建功的使命担当,彰显着卫生系统无私奉献、关爱生命的优良作风,闪耀着医者仁心、重德敬业的光辉光芒。我们要把开展向刘庆民同志学习活动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一要以刘庆民同志为榜样,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务实清廉,文明行医的良好形象。二要以刘庆民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镜子,对照工作实际,查找差距不足,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弘扬正气,聚集正能量。三要立足岗位学习先进,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为推动全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直机关医院“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电子邮箱:jgyy49395056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