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监测与健康

    国民体质监测是国家为了系统掌握国民身体素质的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进行。每隔五年一次,2014年是第四次头一年,本院负责我市国民体质现状和变化。

    开展国民体质检测就是用科学的鉴定指标评定全民身体健康状况。当今社会,国民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因此,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是个人的问题。

    体质检测的意义:与医疗体检是不同的,它不是为人们检查和诊断疾病,是面向健康人群,是对人们的人体形态、生理能力、身体素质的监测。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通过参加监测项目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和总体的评价,测试结束后可立即将综合评定报告反馈给个人。综合评定报告中包括单项所测数据、单项等级、评分、评价,而且指导监测者如何掌握科学的运动方式及合理的营养方式等。完成整个测试过程大约需要30多分钟,我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设在济宁市市直机关医院。

    一、体质测试的年龄段(20—39岁、45—59岁、60—69岁),其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但在相同年龄段内,评价标准是相同。
    二、各项体能测试的项目和意义
  1、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和纵向生长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和体型特点。
  2、体重:是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的整体指标。他不仅能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和人体充实度,而且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营养状况。过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肥胖,而过度肥胖,是引发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过轻,则可作为营养不良和疾病的重要指征。因此,适宜的体重,对于人的健康和体质强弱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身高与体重的比例也是衡量人的体形是否匀称的指标。
  
3、血压:动脉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保证脑的血液供应特别重要。过低时,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心、肾、肝等器官也将因缺血、缺氧而发生机能障碍。过高时,对机体不利,不仅影响循环血流量,而且会增加心脏负担。长期下去,会引起心室扩大、肥厚,以至最后产生心力衰竭。临床上危害身体健康的动脉粥样硬化、脑溢血和冠心病等,也大都以高血压为诱因。因此,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正常人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检查评价心血管机能水平、衡量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4、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中呼出最大气体量,反映了人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
  
5、握力:反映了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力量素质是运动的基础之一,力量素质越好,做各项运动时间就越长。同时,良好的力量素质可以避免运动中出现损伤和增强运动技能。如果参加检测者经评定力量达不到标准,提示您能如何提高力量运动项目。
  6、反应时:是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生理指标。
反应时越短,说明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越快。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速度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反映时也是衡量衰老程度的一个指标。
  7、闭眼单腿站立:主要反映人体平衡能力,也可以用于评价位置感觉、视觉和机体感觉之间的协调能力,如检测结果为一般或差,提示检测者平日注意不要跌倒导致受伤或者骨折
  8、坐位体前屈:反映了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张性和柔韧性。
  
9、纵跳:通过纵跳的高度反映下肢的爆发力。(主要监测年轻人)
  10、俯卧撑:反映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如测试者的评定报告得分值较低,说明上臂和胸部的力量一般可能会出现肌肉劳损和骨骼疼痛的状况,建议平日加强力量练习能有效提高力量。
  11、仰卧起坐:反映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12、台阶试验:是反映人体心血管机能的一种简易方法,又称定量负荷机能试验。主要是通过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与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比例关系(即台阶试验指数),评定心血管机能水平。台阶试验后的脉搏:在临床医学上,根据脉搏的频率、深浅、强弱及其它特征,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健康人而言,可以根据其安静时脉搏和台阶试验后脉搏频率及恢复时间长短,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和水平,也是衡量体质强弱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参加测试者经评定结果为心肺功能恢复能力较差,提示容易出现气喘和呼吸急促的现象,而且会提高心脑血管类慢性病发病的风险,需引起高度注意,建议适当的体育活动能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发病风险。

    三、在此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特点的不同增添的新项目:骨密度检测、糖尿病风险测试、血管机能测试、体成分检测等。                               

    1、骨密度检测: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评定骨骼骨健康的一个主要指标,以每平方厘米克(g/cm2)表示。骨质疏松指数就是骨骼质量指数,它与T值有着相对应的关系。

    骨密度值是一个绝对值,不同的骨密度经检测仪检测绝对值也是不同,所以通常用T值来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至+1之间。T值在-1到-2.5之间为骨量丢失,当T值低于-2.5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骨量减少,正常人引起骨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功能逐渐老化和自然丢失等,另一方面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靠X线片发现骨质疏松,而且只有在骨量减少30%以上才显示出骨质疏松,在加上读片经验或摂片条件差异较大,导致漏诊率增高。目前,骨密度检测仪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危险度、测量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人的骨量,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测量儿童生长期和妇女绝经期骨密度含量,估计老年人病理性骨折的危险性,可用于广大人群普查骨质健康状况。凡是参加测试者发现骨质疏松的评定报告建议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指导均衡的含钙高的食谱,如严重者到医院就诊。

    2、血管机能测试(血管硬化测试):血管机能测试主要反应血管弹性程度(PWV)和血管阻塞程度(ABI)。血管硬化是动脉管壁变厚,变硬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小动脉硬化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比较常见的类型。参加检测者为健康体检,如果经测试结果为血管弹性程度属于较硬的或者血管阻塞狭窄,仪器自动评定报告,建议您要戒烟戒酒,减少脂肪摄入等合理饮食方式,并且指导科学的运动。为了预防因血管硬化而导致的各种疾病,建议应重视血管硬化的监测。

    3、糖尿病风险评定:主要测正常体内的糖基化终产物(AGEs),大量研究表明,持续高血糖引起体内多种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由此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现已证实糖基化终产物具有广泛的致病作用,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加及积累,在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和老化性病变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经健康体检测试糖基化终产物值偏高,建议调整饮食方式,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加体内血糖的消耗,并定期复查血糖。

    4、体成分检测:利用生物电阻分析法检测体内、四肢及躯干、骨骼肌肉、水分和体脂肪比率及百分数等多项指标。对参加检测者进行体成分含量评定,评定分肥胖型、隐型肥胖型(标准偏胖型)、标准偏瘦型、标准运动不足型等。根据评定类型,建议要有良好饮食习惯和规律生活方式,指导科学的健身方式。

    以往以体重作为指标,多数认为体胖是脂肪过多,标准体型脂肪含量正常。目前研究证明表面看是标准体型,经体成分监测并不达标,体内脂肪量和肌肉量都偏高,被评定为标准体型偏胖型。为防止自认为是标准体型而不控制饮食成为肥胖体型,所以,建议要早控制饮食,使脂肪量达到理想状态。

    四、通过以上无痛苦无创伤的健康指标测试,了解自己身体状况,有的放矢地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锻炼项目,制定切实可行锻炼计划,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济宁市市直机关医院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副主任医师  孙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