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读冬季如何食补
日期: 2012-04-21 阅读: 66
日期: 2012-04-21 阅读: 66
医学博士、中医养生名家叶茂做客新浪健康养生坛,为大家解读冬季食补有哪些注意事项?哪些食物可以御寒暖胃?冬季食补有哪些宜忌?名贵中药、膏方真的有用吗?如何根据体质来进行进补?12月16日15时,专家为您解答。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王莹: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有关冬季养生的,特别请到了一位嘉宾是医学博士、中医养名家叶茂,欢迎您叶老师。 叶茂:你好,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王莹:首先请教一下冬季养生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原则呢? 叶茂:中国人比较讲究养生的概念,而且现在随着我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养生越来越注意了。养生就是养护生命维护健康的意思,我们中医养生其实有两点普通人在做的时候比较注意。第一点是要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要顺应自然,要根据自然界的生长消亡规律来维护自己,顺应自然的同时调整自己内在的平衡维护健康。我们养生的时候要做到这两点,一个是体会什么是自然,第二个是找到自身内在的平衡。说起来好象有一点不太好理解。 主持人王莹:感觉距离有点远,怎么样叫顺其自然,怎么叫身心统一? 冬季进补基本原则 叶茂:比如说天气热了我们也应该热,天气冷了我们也应该冷,这个不能反了。如果你要自己内在平衡,我养生的时候身体起码是舒服的,不烦燥,心情是平静的,上火的时候就清清火,寒冷的时候饱暖,这是比较普通的理解。还有一点中医养生的概念是养护身体什么东西?中医普通理解有一个精气神的概念,一般老百姓会说这个人精气神不错,气色好身材也匀称。首先是精的概念,中医可以简单理解为生殖之精,就是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父母带给我们的,大概可以理解为西方医学的遗传基因。我们养护的是精气神,使精气神一个是功能好,一个是时间长。比如说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点燃的一盏小油灯,之不过先天决定灯油多少是不一样的,都不一样,这就是千奇百怪,自然界的奇特就在这里。我们养生的过程,就是用比较正确的方法来使用自身的灯油,如果你使用得当灯油少的也许燃烧更长时间,如果燃烧不得当比较多的灯油比较快就燃尽了。 主持人王莹:有先天基因的存在也要后天养护。 叶茂:对,这就是养生所追求的过程。 主持人王莹:冬天这样的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很多中医专家说春长夏融秋收冬藏,这个藏是什么意思呢?
叶茂:我们体会自然界的变化冬天明显跟夏天不一样,地气收敛了生机下降了,万物都在潜藏的季节。以前农耕季节收了粮食大家都要“猫冬”,就是冬天收完粮食在家要休息了,这跟季节是有关系的。在内经里面几个季节的养生进的很经典,关于冬季气侯季节的特点是冬三月此为壁藏就是收藏的意思。所以冬天的时候我们尽量活动要减少,顺应自然的养生就是万物生机都在潜藏,人作为生物也应该活动减少。活动减少我们还可以是的进补,补充自己的精气神,为来年的生活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主持人王莹:早睡晚起也是一种藏的方式吗?
叶茂:当然了,这也是很好的进补方式,不仅是吃了。我们吃进一个比较好的适合自己身体的东西是一种进补,但是我们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生活方式不去消耗变相也是一种补充。所以谈到睡觉这个问题,我们普通概念理解应该是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就体现出冬天的特点了,因为冬天黑的早亮的晚,再过几天就是冬至了,那天正好是阳气复兴的过程,在这之前一直是阴气是最重的时候,下午5点的时候天就黑透了。人体也要适应这个时间,要早点睡,阴气本身起的早收敛的早,我们早点睡就保存的阳气?
主持人王莹:这个早要几点睡呢?
叶茂:从古人来说就比较早了,9点钟就要睡觉了。
主持人王莹:很多人都还没有下班。
叶茂:中医说子午觉,就是晚上11点到12点之间,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经常跟一些患者说,有些亚健康患者说累、疲倦、脸色也不好,其实睡眠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很多城市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嘈杂、心情也烦乱,很少有停下来慢生活的时间,所以睡眠一定要补充。其实子午觉子时要睡觉的观念,在西方医学也有一些研究,跟中医概念正好是相合的。因为一些研究认为在晚上11点到凌晨的这段时间是人体骨髓造血很充分的时间,当然是在熟睡眠的时候。还有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两大代谢器官,很重要的,这段时间是要排毒的也是要睡眠比较充分才好。所以我们经常在这段时间里面娱乐、工作,不睡觉不静下来,气血老是在消耗补充的很少,毒素老是在体内集聚不能很快的排泄出去,我想我们的身体状态不容乐观。
主持人王莹:光是睡还不够,还要睡的好,就是深睡眠肾脏、肝脏才能起到代谢的作用,怎样才能睡的好呢?
叶茂:睡的好需要很多的条件。首先这个人是不是本身睡眠就好,有些人本身就有失眠的毛病,有些患者是体质问题,从他小时候十六七岁就跟我说我一直睡眠就很轻,经常人一走动我就惊醒了,这种情况我想跟体质是有关系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调好的。首先他要注意适应自然变化,冬天一定要早点睡,晚点起来,就是睡不着也要调整自己的规律,尤其是睡眠规律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生物钟的问题,慢慢适应慢慢调整,再加上一些食物、药物的调整。还有一些比较好调整的,就是本身这两天事情比较多,比较烦燥,或者是突然睡不好,或者才几个星期几个月的时间,这不是说体质的问题,这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整,找一些中医进行调整还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