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不吃药,中医特色疗法有效防治儿童常见病!
日期: 2023-06-30 阅读: 0
日期: 2023-06-30 阅读: 0
小孩由于身体各个机能还未发育完善,免疫力低下,平时很容易生病。打针、输液、吃药是孩子们最害怕且最抗拒的事,一点也不配合,这让很多家长都很头疼。
时间久了,药物、抗生素等的毒副作用潜在危害极大,还会降低抵抗力,又是家长们最担心的。然而对于儿童反复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咽喉炎、口腔溃疡、厌食、腹泻、腹痛等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吃药、不打针,能有其他办法缓解病症吗?
三伏贴:不打针不吃药防治儿科疾病
三伏贴是指在三伏天,即一年阳气最旺的时段进行药物贴敷和穴位刺激,促使药物透皮吸收而祛除宿寒阴邪,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理脏腑的功效,能够有效防治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等肺系疾病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厌食等虚寒性脾胃疾病。
适应症:
① 小儿感冒:素来体质差、易感冒,抵抗力差、多汗,易发热以及经常输液的患儿。
② 小儿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平素易流涕、鼻塞,喷嚏连连,扁桃体发炎化脓,夜间呼吸不畅,打鼾。
③ 小儿咳嗽,肺炎咳嗽:平素易咳嗽,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的患儿。
④ 脾胃虚弱,阳虚阴盛:平素厌食,挑食,容易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身体消瘦,身高体重低于正常标准。
2023年贴敷时间:
一伏时间:7月11日~7月20日
二伏时间:7月21日~7月30日
三伏时间:7月31日~8月9日
末伏时间:8月10日~8月19日
贴敷注意事项:
① 贴敷之前要咨询是否适用。
② 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成人及老年人。
③ 贴敷期间忌牛羊肉、花生等发物,避免冷风直吹,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揉搓、抓挠局部,以免刺激皮肤出现不适。
④ 贴敷后会在皮肤留下中药色素痕迹,用湿毛巾擦去即可。
⑤ 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⑥ 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
⑦ 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
⑧ 严重心脏病患者,咳血,肺结核活动期禁用,孕妇禁用,发热患者需暂缓贴治。
面碗灸:小儿脾胃不好莫发愁,试试面碗灸
面碗灸是脐灸的一种,是用食用全麦面制作成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医辨病辨证,选择合适的药粉,点燃艾塔,放置于孩子脐部,通过孩子脐部皮肤的吸收,到达治疗的目的。面碗灸较普通的脐灸具有不易过敏、密封性好、比热容大等优点,而且小麦还有补脾的功效。
适应症:
小儿咳嗽、哮喘、积食、厌食、便秘、泄泻、呕吐、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遗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注意事项:
①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不要立刻进入空调屋。因为灸完后,全身毛孔打开,易受寒凉。
② 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夏天也不可以。
③ 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最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④ 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⑤ 脐部皮肤娇嫩,脐灸次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做脐灸,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可适当减少脐灸时长,以避免烫伤。
⑥ 饱餐或空腹不宜脐灸。
核桃灸:绿色疗法治疗预防青少年近视
核桃灸属于传统灸法中特殊的一种,中医认为:核桃为补肾之品,核桃壳的表面有许多微孔,是一种吸附效果较好的滤料,用核桃壳作为隔物灸能够很好地吸收艾条的药力,能起到补肾养肝,清头明目的功效,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适应症:
① 对青少年弱视近视、眼肌麻痹、干眼症、麦粒肿效果较好,对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也有一定疗效。用于眼睛的日常保健,效果明显。
② 对视神经萎缩、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黄斑病变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能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
③ 配合其他方法如针刺、耳穴、头面部按摩等,可加强效果。
④ 还可用于面部美容艾灸,眼部的美容或者眼疾的辅助治疗,对于黑眼圈、眼袋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