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治未病?

       中医“未病”一词由来已久,现主要包括疾病未生、疾病未成、疾病未传、疾病未复四种身体状态。以高血压的治未病为例:

疾病未生: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坚持锻炼、饮食营养均衡等,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此为“无病养生以治其未生”。

疾病未成:体检时发现血压轻度异常,尚未能确诊为高血压病,可通过调节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草药等多种措施,以防止演变成高血压,此为“欲病救萌以治其未成”。

疾病未传: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病,除了服用降血压的药物,还可运用中药调理、针刺、艾灸等,以防止进一步演变成心脑血管疾病,此为"已病早治以治其未传”。

疾病未复:若已发生心脑血管急症的,在治疗后通过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以防止再次复发,此为“病后调摄以愈后防复”。

二、哪些人需要治未病?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一)中医体质偏颇人群

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辨识结果符合偏颇体质者。体质偏可能导致易患某类疾病,需要健康指导意见或相关干预。

(二)亚健康人群

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或理化指标不一定存在问题,但自觉症状严重,可通过健康管理或干预以恢复到自觉满意的健康状态。

(三)病前状态人群

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心慌、眩晕、失眠等。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进一步干预来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四)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

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药、针刺或艾灸等治疗,进一步干预来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并预防或改善并发症。

(五)其他关注健康的人群

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产后术后患者(气血亏虚)、欲改善皮肤气色者、小儿厌食、预防近视、小儿促生长等。

三、有什么干预方法?

市直机关医院针灸推拿科治未病门诊可根据您的健康状态辨识,可通过中药、针刺、督脉灸、任脉灸、脐灸、热敏灸、温针灸、火针、耳穴压豆、埋针疗法、穴位埋线、刺血疗法、拔罐、穴位贴敷、中药硬膏、成人推拿、小儿推拿、捏脊疗法、经颅磁治疗、中频治疗、磁振热治疗、三伏贴、三九贴、三伏灸、三九灸等多种中医特色手段进行干预。